老總一賭氣 卡姿蘭要放棄“法國國籍”
“實際上,這么多年來,我們發現加上‘法國’兩字不僅沒能令銷量增加,反而制造了很多麻煩。”化妝品牌卡姿蘭的負責人這番話語相信一定是發自肺腑。隨著消費者的日益成熟,單憑一個“洋馬甲”就想獲得好的銷售已經成為天方夜譚。
“時尚就是卡姿蘭。”隨著“百變女王”蔡依林代言的卡姿蘭化妝品廣告的熱播,卡姿蘭品牌的知名度也日益提升。然而近日有網友舉報:動輒聲稱自己是法國彩妝品牌的卡姿蘭其實是地道的國產貨,純粹的“假洋鬼子”。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經過多日調查后發現,不僅卡姿蘭是出自廣州的“土特產”,法國卡姿蘭(香港)有限公司出品的其他姊妹品牌——凱芙蘭和蓮蔻均屬同樣的情況。對此,公司總經理唐錫隆回應稱:“又不止我們一家企業這樣,很多品牌都是如此。當初起步階段比較艱難,為了實現更快發展才這樣宣傳。”
網帖爆料
法國卡姿蘭與法國幾無關系
登錄法國卡姿蘭(香港)有限公司的官方網站,有著一雙大眼睛的蔡依林首先映入眼簾,隨后一盒接一盒的眼影閃爍著升騰而起。然而,在這絢麗的畫面背后,卻隱藏了許多不為人知秘密。
在“走進卡姿蘭”欄目,記者看到了這樣的品牌簡介:法國巴黎,一個擁有浪漫、時尚、充滿感性的美麗都市,一直引領著現代國際的潮流動向。2001年,秉承了法國浪漫情趣、藝術品位和創新魄力的卡姿蘭公司,以國際化的視野為中國女性開創了時尚的彩妝品牌“CARSLAN卡姿蘭”,同年10月,卡姿蘭彩妝品牌在廣州成立中國區營銷總部。從此,融合了法國最新時尚潮流和中國文化理念的卡姿蘭彩妝全方位地進入中國女性的視野,開始在中國演繹她時尚的魅力。
略過其時不時提及的 “巴黎”、“進入中國”、“國際化”等字眼,以及帶有“法國”二字的公司名稱,令人自然而然地想到:這是一家來自法國的化妝品公司。
然而,近日一篇有關卡姿蘭的帖子迅即將該品牌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發帖人透露,“卡姿蘭老板是廣東潮州人,以前是搞批發的,后來自己創立了卡姿蘭品牌,在香港注冊了公司,然后在內地推廣。這種公司往往就是利用國人崇洋的心理,穿上個‘洋馬甲’忽悠國人。卡姿蘭動輒聲稱是‘法國卡姿蘭’,這種行為已經涉嫌欺詐了。”
《每日經濟新聞》經過查詢與調查發現,所謂的法國卡姿蘭(香港)有限公司,與法國確實毫無關系。該公司既不是法國化妝品公司在中國設立的總部,也不是法國公司在中國的總代理,并且公司產品根本沒有在法國銷售。
注冊玄機
“香港”公司也只是個殼
“2001年10月,法國卡姿蘭(香港)有限公司經由中國香港將卡姿蘭時尚彩妝引入中國內地市場。”打開卡姿蘭公司的大事記欄目,這些信息呈現在眼前。
“經由香港,應該表明這個品牌是從法國傳到香港特區,然后再拓展至內地市場吧?”廣州天河區謝女士這樣詢問記者。然而記者調查發現,謝女士這樣的思維正好是被宣傳資料給“忽悠”了。
記者在香港特區公司注冊處查詢后發現,法國卡姿蘭(香港)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7月13日,是一家私人經營的本地公司。而特區政府的知識產權署信息顯示,卡姿蘭商標在香港只有一個,屬化妝品類,商標持有人為廣州曼寶蘭化妝品有限公司,實際注冊日期為2004年12月21日,至2014年7月29日期滿。然而,記者在廣州市工商局查詢到的企業資料顯示,成立于1999年3月5日的廣州曼寶蘭化妝品有限公司最新年檢時間為2006年,核準時間為2007年2月1日,也就是說這家企業已經3年未年檢。
此外,記者在中國商標網查詢發現,卡姿蘭品牌有數十個查詢結果,其中化妝品類商標持有人均為唐炎城,注冊時間最早的為2001年10月28日,商標專有權至2011年10月27日截止。
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唐炎城為法國卡姿蘭(香港)有限公司總經理唐錫隆的弟弟。而據網上流傳的宣傳資料顯示,廣州曼寶蘭化妝品有限公司是經卡姿蘭(香港)公司授權的品牌推廣機構。
從上述信息可知,盡管宣稱“經由香港進入內地市場”,但卡姿蘭在香港特區的商標注冊時間比內地還晚,同時其商標的擁有人(公司)已經3年沒有年檢。與此同時,一位熟悉化妝品市場的香港女士告訴記者:“我在香港住了這么多年,沒看到過什么卡姿蘭化妝品,不過在內地倒是賣得很火。”
再遭舉報
姊妹品牌均穿“洋馬甲”
隨著卡姿蘭的日益走紅,最近幾年,一個與卡姿蘭非常相似的品牌也逐漸深入人心——即由歌手容祖兒代言、徐靜蕾也曾代言過的凱芙蘭品牌。
然而,近日又有網友舉報稱凱芙蘭與卡姿蘭其實是同一個公司的不同品牌,而且都是“假洋品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經過調查也發現,凱芙蘭就是卡姿蘭的“妹妹”,連同另一個“蓮蔻”品牌,三者在業內被稱為法國卡姿蘭(香港)有限公司的“三朵姐妹花”,但均為“假洋品牌”。
唐錫隆此前在接受媒體專訪時曾表示,卡姿蘭、凱芙蘭與蓮蔻一樣都是彩妝品牌,卻有著不一樣的面孔,其中蓮蔻定位于具有較強購買力的中高端消費人群,凱芙蘭定位于中端市場,而卡姿蘭定位于大眾消費人群。
記者點擊凱芙蘭官方網站品牌介紹欄目,簡短有力且誘惑力極強的“凱芙蘭,來自法國”幾個字赫然出現在眼前,隨后諸如 “自巴黎問世以來”、“國際性彩妝品牌”等字眼仍在不斷標榜其身價。同時,在凱芙蘭官網公司簡介欄目里也極力地渲染了公司與法國的關系:“2001年10月從巴黎經由中國香港,法國卡姿蘭(香港)有限公司將凱芙蘭彩妝品牌引入中國內地市場”。顯然,凱芙蘭官網與卡姿蘭公司網站的宣傳相比,多加了“從巴黎”3個字。
在一些公開資料中,也處處流傳著“蓮蔻——法國彩妝護膚品牌”以及“唐錫隆再一次引進法國彩妝品牌蓮蔻”這樣的信息。不過,記者在中國商標網以及香港特區政府知識產權署發現,凱芙蘭是唐錫隆分別于2008年8月、2008年12月在內地與香港特區注冊的,這也表明這個“從巴黎經由中國香港進入中國內地市場”的凱芙蘭品牌,內地注冊時間早于在香港注冊的時間;同時其聲稱“來自法國”也沒有依據,其商標并非從法國轉讓而來,產品也沒有在法國進行銷售。
實地調查
公司、工廠找不到卡姿蘭標志
為了進一步還原 “法國卡姿蘭”的真相,《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近日來到該公司的辦公地點以及工廠所在地一探究竟。
4月2日,整個廣州城被春雨洗得清澈而明亮,而位于廣州市林和東路中旅大廈20層20A的法國卡姿蘭 (香港)有限公司卻顯得有些隱晦——在入住20層的所有租戶中,只有這家公司的門前、門內沒有任何招牌與標志。
“這是卡姿蘭公司嗎?”記者問道,而公司內一位吳姓工作人員給予了肯定的答復,但當記者表明身份希望進行采訪時,這位吳先生表示,“我們不負責任何市場事務,問我們也不太清楚,可以留下個電話,到時候讓當地區域的市場銷售人員與你們取得聯系。”
吳先生再三強調,卡姿蘭這個牌子確實在國外有注冊,公司在國內也有自己的加工廠,不過只有在成為公司的區域代理商之后,才可能去工廠參觀。
隨后,記者前往卡姿蘭產品包裝上印制的生產地址:廣東省廣州市白云區人和鎮東華工業區華盛南路105號。這家工廠同樣沒有任何卡姿蘭或者其他的標志,在細雨朦朧中,工廠的建筑顯得頗有些滄桑與陳舊。門衛指著前方不遠處的一家嶄新工廠告訴記者,“那里才是卡姿蘭的新廠房,這里的老廠已經沒有工人在里面,所有人都搬到新廠去了。”
相比周圍的工廠而言,新工廠的確令人眼前一亮,醒目的紅色大門、藍白相間的瓷磚包裹的墻壁內鑲嵌著一扇扇明亮的窗戶。不過,整個由3棟生產辦公樓、一棟宿舍樓組成的工廠內,記者同樣沒有見到任何卡姿蘭、凱芙蘭等標志,但本地人都知道這家工廠,“卡姿蘭是工業區內最大的一個化妝品廠。” 門衛告訴記者,新工廠兩三個月前才搬進來,目前大約有七八百號人,主要生產卡姿蘭與凱芙蘭產品,但他以及工廠前臺均拒絕記者進入工廠采訪,也堅決不肯告知相關負責人約見記者。
當事方回應
在宣傳上已避開法國字眼
雖然未能進入工廠,但《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幾經努力,仍然采訪到了法國卡姿蘭(香港)有限公司的總經理唐錫隆。
“又不是我們一家企業如此,很多化妝品品牌、服裝品牌都這樣搞。”一聽到記者關于公司是否與法國有關系的問題,唐錫隆就怒氣沖沖地說,“反復追究這個問題很無聊。”
唐錫隆告訴記者,在公司剛成立時,考慮到有很多企業都在我國香港注冊一個冠之以“美國、法國”之類前綴的公司名稱,因此也想當然地認為這會給公司銷售帶來幫助。“但實際上這么多年來,我們發現加上‘法國’兩字不僅不能令銷量增加,反而制造了很多麻煩,比如現在就經常碰到一些有關‘山寨’、‘假洋品牌’的說法。”
據卡姿蘭官方網站顯示,2009年卡姿蘭斥億元巨資投放廣告,高密度占領了包括湖南衛視、央視3套、央視8套以及各省地方臺等多家強勢電視媒體的黃金廣告時段,同時在《瑞麗》《女友》《知音》《中國化妝品》《化妝品報》等媒體大規模投放平面廣告,以全力提升卡姿蘭品牌的知名度。有報道指出,憑借其2009年的強勢廣告投入,卡姿蘭在多個市場傳出增長50%~100%的消息;而廣州一位化妝品行業人士也向記者透露,僅卡姿蘭品牌最近一兩年的銷售額就在10億元以上。
“前幾年我們確實在宣傳方面會提及法國,但是我們從來沒有宣傳產品在法國進行銷售;現在我們的廣告、宣傳資料上也已經刻意避開法國這樣的字眼。”唐錫隆說,很多企業起步階段比較艱難,為了實現更快發展,都曾經這樣宣傳過。
記者在網絡上搜索卡姿蘭的品牌簡介,發現不少網站資料顯示“20世紀90年代末,卡姿蘭在香港特區設立辦事機構,從此開始與亞洲女性親密接觸的嶄新旅程。從巴黎到中國香港,再到中國內地……”但公司目前的官方網站已經沒有了這樣的描述。
“我們馬上就會把‘法國’二字去掉,不要了。”在記者的追問之下,唐錫隆最后干脆賭氣式地說。同時,他表示不便透露公司銷售額、銷售范圍等情況。
事實上,在業內人士看來,假洋品牌在化妝品行業確實十分普遍。“比如此前的 ‘日貨’丸美、‘法國詩婷’等都屬于類似情況,企業就是利用了國內消費者崇洋的消費心理。其實從長遠來看,完全沒有必要做假洋品牌,這終究會對企業的發展不利。”前述業內人士表示。(嚴翠)
(每日經濟新聞)
該評論在 2011/3/11 8:51:21 編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