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已死——霍金
昔日尼采有言“上帝已死”,現在霍金在《大設計》第一頁上就宣稱“哲學已死”,因為“哲學跟不上科學,特別是物理學現代發展的步伐”。這是一個極為傲慢的“宣言”。 與此同時,上帝也被霍金“掃地出門”,他在《大設計》末尾宣稱:因為存在像引力這樣的法則,所以宇宙能夠“無中生有”,自發生成可以解釋宇宙為什么存在,我們為什么存在。所以“不必祈求上帝去點燃導火索使宇宙運行”。也就是說,上帝現在不再是必要的了。 科學家認為不需要上帝來創造宇宙,這聽起來當然很“唯物主義”;但是確實有許多科學家相信上帝的存在,相信上帝創造了宇宙或推動了宇宙的運行,他們也同樣作出了偉大的科學貢獻——牛頓就是典型的例子。“上帝去點燃導火索使宇宙運行”其實就是以前牛頓所說的“第一推動”。 霍金在《大設計》這一頭一尾的兩大宣言,姿態高傲,大言炎炎,激怒了不少西方人士。例如《經濟學人》上的書評認為:霍金宣稱“哲學已死”,卻把自己當成哲學家,宣布由他來回答那些哲學的終極問題。也許,霍金真的感到自己在哲學上比哲學家更高明?而英國前皇家學院院長、牛津大學林肯學院藥理學教授格瑞菲爾德則批評霍金宣稱科學可以得到所有答案,“科學總是容易自滿。……我們需要保持科學的好奇心與開放性,而不是自滿與傲慢。”她還從另一個角度批評說:“如果年輕人認為他們想要成為科學家,必須是一個無神論者,這將是非常恥辱的事情——很多科學家都是基督教徒。” 其實,霍金在《大設計》中的豪情,遠遠超出了上面這些批評人士的想象。 在哲學和上帝都被宣布“已死”之后,霍金決定由他自己來取代上帝的角色! 我這么說有點危言聳聽嗎?不,這不是“栽贓”于霍金,而是可以從他自己在《大設計》的敘述邏輯中得到證實的。 “依賴模型的實在論”——霍金在一個根本問題上的站隊 在《大設計》中,霍金深入討論了一個就科學而言具有某種終極意義的問題——霍金其實只是完成了在哲學陣營中的“站隊”,并沒有提供新的立場。但是考慮到霍金“科學之神”的傳奇身份和影響,他的站隊和千千萬萬平常人的站隊自然不可同日而語。況且在這個問題上,霍金還提供了一種新的論證。 在《大設計》標題為“何為真實”(What Is Reality?)的第三章中,霍金從一個金魚缸開始他的論證: 假定有一個魚缸,里面的金魚透過弧形的魚缸玻璃觀察外面的世界,現在它們中的物理學家開始發展“金魚物理學”了,它們歸納觀察到的現象,并建立起一些物理學定律,這些物理定律能夠解釋和描述金魚們透過魚缸所觀察到的外部世界,這些定律甚至還能夠正確預言外部世界的新現象——總之,完全符合我們人類現今對物理學定律的要求。 霍金相信,這些金魚的物理學定律,將和我們人類現今的物理學定律有很大不同,比如,我們看到的直線運動可能在“金魚物理學”中表現為曲線運動。 現在霍金提出的問題是:這樣的“金魚物理學”可以是正確的嗎? 按照我們以前所習慣的想法——這種想法是我們從小受教育的時候就被持續灌輸到我們頭腦中的,這樣的“金魚物理學”當然是不正確的。因為“金魚物理學”與我們今天的物理學定律相沖突,而我們今天的物理學定律被認為是“符合客觀規律的”。但我們實際上只是將今天對(我們所觀察到的)外部世界的描述定義為“真實”或“客觀事實”,而將所有與我們今天不一致的描述——不管來自金魚物理學家還是來自前代人類物理學家——都判定為不正確。 然而霍金問道:“我們何以得知我們擁有真正的沒被歪曲的實在圖像?……金魚的實在圖像與我們的不同,然而我們能肯定它比我們的更不真實嗎?” 這是一個非常深刻的問題,答案并不是顯而易見的。 在試圖為“金魚物理學”爭取和我們人類物理學平等的地位時,霍金非常智慧地舉了托勒密和哥白尼兩種不同的宇宙模型為例。這兩個模型,一個將地球作為宇宙中心,一個將太陽作為宇宙中心,但是它們都能夠對當時人們所觀察到的外部世界進行有效的描述。霍金問道:這兩個模型哪一個是真實的?這個問題,和上面他問“金魚物理學”是否正確,其實是同構的。 盡管許多人會不假思索地回答說:托勒密是錯的,哥白尼是對的,但是霍金的答案卻并非如此。他明確指出:“那不是真的。……人們可以利用任一種圖像作為宇宙的模型。”霍金接下去舉的例子是科幻影片影片《黑客帝國》(Matrix,1999~2003)——在《黑客帝國》中,外部世界的真實性受到了顛覆性的質疑。 霍金舉這些例子到底想表達什么想法呢?很簡單,他得出一個結論: 不存在與圖像或理論無關的實在性概念(There is no picture- or theory-independent concept of reality)。 而且他認為這個結論“對本書非常重要”。所以他宣布,他所認同的是一種“依賴模型的實在論”(model-dependent realism)。對此他有非常明確的概述:“一個物理理論和世界圖像是一個模型(通常具有數學性質),以及一組將這個模型的元素和觀測連接的規則。”霍金特別強調了他所提出的“依賴模型的實在論”在科學上的基礎理論意義,視之為“一個用以解釋現代科學的框架”。 那么霍金的“依賴模型的實在論”究竟意味著什么呢? 這馬上讓人想到哲學史上的貝克萊主教(George Berkeley,1685~1753)——事實上霍金很快就在下文提到了貝克萊的名字——和他的名言“存在就是被感知”。非常明顯,霍金所說的理論、圖像或模型,其實就是貝克萊用以“感知”的工具或途徑。這種關聯可以從霍金“不存在與圖像或理論無關的實在性概念”的論斷得到有力支持。 在哲學上,一直存在著“實在論”和“反實在論”。前者就是我們熟悉的唯物主義信念:相信存在著一個客觀外部世界,這個世界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不管人類觀察、研究、理解它與否,它都同樣存在著。后者則在一定的約束下否認存在著這樣一個“純粹客觀”的外部世界。比如“只能在感知的意義上”承認有一個外部世界。現在霍金以“不存在與圖像或理論無關的實在性概念”的哲學宣言,正式加入了“反實在論”陣營。 對于一般科學家而言,在“實在論”和“反實在論”之間選擇站隊并不是必要的,隨便站在哪邊,都同樣可以進行具體的科學研究。但對于霍金這樣的“科學之神”來說,也許他認為確有選擇站隊的義務,這和他在上帝創世問題上的站隊有類似之處。他認為“不需要上帝創造世界”也許被我們視為他在向“唯物主義”靠攏,誰知“依賴模型的實在論”卻又更堅定地倒向“唯心主義”了。 宇宙既然是建構的,那就讓我霍金來建構一個。 到這里,霍金在《大設計》中的思路就很清楚了: 他在第二章的結尾處問道:“我們真的有理由相信一個客觀實在的存在嗎?”而如上所述,他在第三章給出的答案是“不存在與圖像或理論無關的實在性概念”,也就是說,不存在純粹客觀的、外在的實在——也就是不存在純粹客觀的、外在的宇宙。 而一個“依賴模型”才有可能把握的宇宙,意味著什么呢?當然意味著這個宇宙必然是人為建構的,或者稍退一步,至少是必然存在著人為建構成分的。 既然宇宙只能是人為建構的,那么很好,就讓我史蒂芬·霍金來為你們建構一個。 《大設計》作為霍金的新作,一出版就受到了極大關注——《科學》(Science)、《自然》(Nature)等有影響力的雜志幾乎在同一時間發表了評論文章。霍金在《大設計》中兩個被認為最為激進的觀點——可以視為他建構宇宙的要點,在《科學》和《自然》的書評中都受到了特別的關注:一是他聲稱利用量子理論證明了“多重宇宙”的存在,我們這個宇宙只是同時從無中生出、擁有不同自然法則的多個宇宙中的一個;二是他預言 M理論(可以視為“超弦理論”的升級版)作為“多重宇宙”法則的一種解釋,是“萬有理論”的唯一切實可行的候選者。 不過,霍金的宇宙建構,并未因為他的巨大名聲而在科學界一言九鼎。 在《自然》雜志的書評作者邁克爾·特納(Michael Turner)看來,霍金的上述論斷其實并不太具有說服力。根本原因是,提出已有半個多世紀的“多重宇宙”這一頗有創見的思想,雖然“有可能是正確的”,但就目前而論,它卻連能否獲得科學資格都是有疑問的,因為不同宇宙之間無法交流,我們并不能觀測到其它宇宙,這導致“多重宇宙”成為一個無法被檢驗的理論。而特納認為,霍金在《大設計》中其實只是用“多重宇宙”這一存在爭議的觀點“替代而不是回答了關于怎樣選擇和誰選擇的問題”,并沒有真正回答宇宙為什么是“有”而不是“無”。至于霍金主張的引力讓萬物從無中生有,則是從根本上回避了空間、時間和M理論為何如此的問題。 不過,霍金建構的宇宙是不是得到物理學家和宇宙學家的認同,不是這篇文章所關心的問題。我們關心的是要證實霍金“取代上帝”的豪情。 這樣我們就又要回到上帝問題上來了。 我們當然不必假定上帝的存在,但不管上帝存不存在,人類給他派定的最重要的“職責”不就是創造世界嗎? 而創造世界,也就等同于是設計宇宙嗎? 那么現在這個為我們設計了一個宇宙的霍金,他不就取代了上帝的“職責”了嗎? 該文章在 2014/6/30 9:31:41 編輯過 |
相關文章
正在查詢... |